郵件系統(tǒng):
用戶名: 密碼:
2024年10月23日 星期三
位置: 首頁 》學會刊物 》中國法學
【十杰薦書】董坤:“冀以理論、契入實例,程序為本、兼及實體”——林鈺雄《刑事訴訟法》薦書語

時間:2018-07-16   來源:中國法學雜志社  責任編輯:fml

董坤:“冀以理論、契入實例,程序為本、兼及實體”——林鈺雄《刑事訴訟法》薦書語

董坤:第八屆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2017年),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所編譯部副主任、副研究員

  由于每個人的生活閱歷和知識背景不同,閱讀同一本書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受,對每本書的評判自然也會有所差別。囿于自身的研究領域,我想與各位分享的一本書是我國臺灣地區(qū)林鈺雄教授的《刑事訴訟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5年版)。首次接觸這本書是當年寫博士論文時,需要查閱各種資料,同學推薦了林教授的這套《刑事訴訟法》(上下冊)。初讀此書,感覺作者對書中每一章的內容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其中有關訴訟關系、訴訟要件和訴訟行為的介紹更是我之前少有接觸的,讀完此書的確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受。后來論文寫完,忙于他事,這套書就再未翻閱。再后來由于科研任務以及到臺灣訪學,這本書又被我從單位書柜翻出,帶回家細細品讀,也許是有了新的經歷,加之自身工作環(huán)境的影響,再讀此書又有許多新的體會,故與各位分享,以作薦言。

  一、該書的基本結構

  林鈺雄教授的《刑事訴訟法》分為上下兩冊。上冊總論部分主要介紹刑事訴訟的基本理念、構造,刑事訴訟的主體:如法院、檢察院、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辯護人等,除此以外還有訴訟關系、訴訟要件與訴訟行為、訴訟標的、強制措施、證據(jù)和裁判。下冊分論部分則是按照刑事訴訟推進的階段,分為偵查、公訴、自訴、審判(一審、二審、三審、抗告、再審、非常上訴)、執(zhí)行、附帶民事訴訟。就該書的分章結構與大陸的進行比較,兩岸的刑事訴訟制度雖然受到蘇聯(lián)模式和德日模式的不同影響而有所差別,但基本的理念、原則、訴訟的階段等仍具有很多相同或者相似之處。因此,在熟悉和掌握大陸的刑事訴訟制度后再讀該書,從比較中反窺我國大陸的刑事訴訟自會有一番新的認識。比如我國臺灣地區(qū)“刑事訴訟法”法條中的“告訴乃論之罪”與大陸的親告罪在案件范圍上有一定的重合。但是在臺灣地區(qū),“告訴乃論之罪”是提起公訴的條件——訴訟要件。如果提起了告訴,在臺灣可以自訴,也可以走公訴程序。但在我國大陸,親告罪排斥公訴,只能自訴。兩相比較就會發(fā)現(xiàn):對于某些親告罪而言,由于被害人不知道犯罪人身份或者證據(jù)難以收集,大陸親告罪的被害人有時難以通過自訴程序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而我國臺灣地區(qū)將“告訴乃論之罪”作為一個起訴條件,目的是為了從被害人的意愿出發(fā)去限制公訴而非排斥公訴,也不是將“告訴乃論之罪”作為公訴的例外。這種發(fā)動訴訟的設計思路可以更為全面穩(wěn)妥地維護被害人的各項權益。對此,張明楷教授在《對“告訴才處理”的另類解釋》一文中就提出,我國大陸也可以試著將“‘告訴才處理’解釋為只有被害人向公安、司法機關告發(fā)或者起訴,公安或者司法機關才能進入刑事訴訟程序?!蓖ㄟ^對兩岸訴訟制度的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這一觀點確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類似值得比較的內容在書中還有很多,值得品味和研究。

  二、本書的亮點

  林鈺雄教授的《刑事訴訟法》從內容和形式上有很多亮點,給我感受頗深的主要是兩個方面:結合具體案例展開論述,理論與實踐能有效銜接;實體與程序并進,程序研究同時不忘對實體問題的及時呼應。

  (一)冀以理論、契入實例

  刑事訴訟法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法律,其生命在于運用。如果一本刑事訴訟的專著充斥著過多的空洞理論、虛玄學說,缺乏連接理論和實踐的橋梁——案例作為輔助,就我個人而言,可能缺乏讀下去的耐心。林鈺雄教授的《刑事訴訟法》這本書雖然有相當?shù)睦碚撋疃?,但給我的感覺卻是讀起來不累,學起來不難。原因就在于書中有著近百件改編自我國臺灣地區(qū)的真實案例,讓人在對艱澀的理論問題冥思不解的時候有“捷徑”可走?!胺伤季S肇始于具體個案的解決,而非抽象理論的演繹?!边@是林鈺雄教授在《刑事訴訟法》一書的“序”中所言,也是《刑事訴訟法》一書的真實寫照。任意翻開該書的一章,章節(jié)細目后緊接著就是三五個案例。以這些案例為引子,作者展開具體論述,提煉出若干理論,分別進行闡釋,并在理論闡釋清楚后又及時回應和解答之前的案例問題。整本書的寫作思路基本如此操作,每章的理論與案例都能一一呼應,甚至跨章節(jié)的案例照應也時常出現(xiàn),讓人對該理論專著的學習不覺艱澀,整本書讀下來頗為輕松。

  另外,該書對理論問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對我有很大的啟發(fā)。由于個人工作的原因,平時常常會碰到案件中一些具體的程序問題,我除了從相應的法條文義中找尋解決之道外,更希望挖掘法條背后的法理依據(jù)并將之上升為理論層面,以備將來遇到類似問題能夠舉一反三,實現(xiàn)理論對實踐的反哺?!缎淌略V訟法》一書的寫作正是按照這個邏輯展開的。該書鮮明的案例研究方法影響了我近幾年的研究方向和寫作套路,讓我受益良多。所謂“冀以理論、契入實例”,也許正是本書的一大亮點。

  (二)程序為本,兼及實體

  長期以來,大陸地區(qū)對于實體法和程序法的研究往往各自為戰(zhàn),沒有交集,缺乏溝通。刑法學者關注德日理論,刑事訴訟法學者則言必稱英美。兩個學科就不同法系自成一體的研究加劇了我國大陸地區(qū)實體法與程序法間的疏離,導致部分刑事訴訟法學的圖書在研究程序問題時缺乏對實體法的照應。而我國臺灣地區(qū)的法學研究多親近于大陸法系,眾多臺灣學者求學于德日,對于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研究則更多的是刑事一體化思維?!缎淌略V訟法》一書的作者林鈺雄教授早年也是留學德國,師從著名刑事法學大師羅克信教授,對刑法、刑事訴訟法和檢察學均有深入研究,因此,在其《刑事訴訟法》一書中就體現(xiàn)了刑事訴訟法與刑法在研究內容上相互照應的鮮明特點。例如,在管轄一章,一般我們學習地區(qū)管轄(臺灣稱為“土地管轄”)的時候,基本的口訣就是“以犯罪地為主,被告人居住地為輔”。但是在具體確定犯罪地時,大陸地區(qū)一般談到犯罪的預備地、實行地以及犯罪結果發(fā)生地后就戛然而止。而林鈺雄教授的《刑事訴訟法》一書則從刑法學的視角就犯罪地進行了更為詳細和全面的論述。該書不僅考慮了不作為犯的犯罪地包括“應履行作為義務之地以及不作為而生結果之地”,還就間接正犯、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或幫助犯的犯罪地如何確定進行了分析。類似情形在本書的訴訟標的、證明對象等問題上也多有體現(xiàn)。眾所周知,理論不能脫離實踐,程序問題的研究也不能完全隔離實體問題。畢竟,一個刑事案件在訴訟中往往是實體問題和程序問題交織疊加,理論上的硬性剝離僅僅是為了研究上的便利,但作為一個整體,在對問題局部研究時,仍要有全局觀,并注重局部間的相互照應與銜接。程序為主,兼及實體,堅持刑事一體化的創(chuàng)作思路,應當是《刑事訴訟法》一書的又一大亮點。

  除了上述兩大亮點以外,該書的每章最后都有相應的注釋參考,方便讀者在對某一問題作深入研究時找尋其他資料。另外,本書每一章中對于作者的重要觀點和結論也用不同字體加以標注,方便讀者提綱挈領地了解本書核心內容。當然,《刑事訴訟法》一書還有很多其他亮點,但百聞不如一讀,本書的錦繡之處還需讀者自己翻閱,慢慢品讀體會,限于篇幅,不再一一贅述。

  三、一點說明

  需要說明的是,《刑事訴訟法》(上下冊)于2005年在我國大陸出版,之后近13年的時間里,臺灣地區(qū)“刑事訴訟法”幾經增刪,修改幅度較大,05版的這套書與臺灣現(xiàn)行“刑事訴訟法”在內容上已經有了較多變化,好在該書主要是圍繞刑事訴訟法的基本理論進行闡釋,讀者在閱讀時可更多專注于該書對實踐問題背后的法理思考和作者在理論上的創(chuàng)見,若能“專注于此,不計其余”,仍會有很大收獲。如果需要對書中具體條文等操作性論述展開閱讀,可配以臺灣地區(qū)最新“刑事訴訟法”法條,注意新舊條文的對照,也可做到舊文新讀,有所收益。當然,本人更為樂見其成的是,該書在臺灣最新的版本能夠以簡體字的形式在大陸再版,以饗讀者,這也許是本人推薦此書對大家額外的收益了。

?

  推薦書目信息

  書目:《刑事訴訟法》(上下冊)

  作者:林鈺雄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

  推薦書目簡介

  林鈺雄,臺北縣人,1964年生。臺灣大學法律系、法研所畢業(yè),司法官、律師考試及格,1993年9月赴德深造,追隨羅克信(Claus Roxin)教授攻讀刑事法。1998年2月獲頒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學位,曾任教于政治大學法學院,現(xiàn)任教于臺灣大學法律學院。

  《刑事訴訟法》一書為了“冀以理論,契入實例”,每章契合數(shù)則案例輔助理解,其中多數(shù)取材、改編自臺灣實際的案例。體現(xiàn)了“訴訟法的生命在于運用”的宗旨。在整理、分析、批判傳統(tǒng)刑事訴訟法學教科書及實務的見解外,本書嘗試突破傳統(tǒng),重新分配刑事訴訟法議題的比重,將闡釋重心移轉至刑事訴訟的構造原則、強制處分、證據(jù)法則、證據(jù)禁止及法庭活動等;并在修改版中將闡述范圍擴展至2001年的搜索扣押新法規(guī)、2002年的法院調查范圍、起訴審查、緩起訴制及交付審判等四大新制,以及2003年關于身體檢查、鑒定留置、傳聞法則、證據(jù)禁止、共同被告、準備程序、法庭詰問等證據(jù)及審判章節(jié)的重大變革。力求新舊共陳,承前啟后,為讀者呈現(xiàn)對刑事訴訟法的完整而深刻思索。

?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絡
信箱